时光匆匆,步履不停。转眼到党校工作已有1000个日夜。刚从组织部到党校报到时,我“迷之自信”,认为凭着自己前面的工作经验,胜任党校工作完全没有问题。但是,随着对党校工作的深入了解,我渐渐明白,自己俨然是个“小白”。“小白”要成长,在领导的有力支持下,在同事们的耐心帮助下,在自我加压的不断学习实践中,这些年,我读懂了这“三个成语”。
初入党校,我读懂了“望洋兴叹”
初入党校时正好赶上县级党校分类建设,面对众多熟悉又陌生的条例条款、专业术语、规范要求,我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“本领恐慌”“能力危机”。为了更快上手工作,我积极向身边领导同事“取经”,抓紧“补课充电”,分析总结党校工作的业务特点、方式方法等,主动学习党校工作相关党内法规要求,仔细梳理分类建设工作相关要求,沉身静心参与班级管理,在学中干、干中学。随着对工作的熟悉,我认识到,自己以前对党校工作只是“略知皮毛”,党校工作和组织工作一样需要严谨、认真、踏实、沉稳,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,只有不断充实自己,才能干好党校工作。
深入党校,我读懂了“厚积薄发”
常听人说,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,站上、站稳、站好党校讲台并非易事。起初,这种说法让我对上台授课心生敬畏,总下意识地逃避,只想做好自己熟悉的管理事务。但是,面对中区党校人少事多的实际情况和“人人上讲台”的工作要求,我知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。我深知上台授课不可能一蹴而就,唯有厚积才能薄发,更感悟到“在上面要求人、在后面推动人,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”,自己作为分管教学的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学、带头讲。一方面,要专心学习经典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、党史党章党规等,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;另一方面,要“线上线下”观摩各级党校专家授课,组织参加集体备课、集中试讲,在一次次锤炼中实现蜕变、锻造讲课本领。
融入党校,我读懂了“抽丝剥茧”
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,我对社科类调研咨政极其不熟悉,更别说毕业后的10年再也没有申报过课题。在选题迷茫、下笔无措、言之无物的情况下,第一年不出意外“零立项”省市党校系统科研咨政课题。这种挫败感让我在自我怀疑的同时也加强了自我鞭策。向党校同仁请教、向身边高手学习成为我科研路上的一部分。通过他们,我搞清楚了党校的调研咨政要脱“虚”向“实”,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,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,要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基础上读懂基层实践、基层经验以及基层遇到的堵点、难点、痛点,要出点子、想对策;我弄明白了如何厘清调研思路、如何安排调研时间、如何深入调研点位、如何分析调研数据。终于,我也迎来了自己科研咨政立项“零的突破”。
在过去的1000个日夜里,不论是课堂“播种”的快乐,还是实地调研的收获,都让我懂得做好党校工作要沉得下身子、耐得住性子、迈得开步子。踏上新征途,唯有奋斗,方不负在党校成长的好时光。 (作者单位:内江市市中区委党校)